透過遊戲引導 孩子慢慢學會「分享」

2012110115:23

透過遊戲引導 孩子慢慢學會「分享」

小孩子在幼兒階段不想與他人分享東西是正常的。突然家裡多一個跟自己一樣的兒童,想必會造成小孩的生存壓力。小孩會獨佔東西,只是很單純的生物性反應。

家長的愛、自己心愛的玩具都是獨一無二的,怎麼可以分給別人?而且小孩不會這麼快就有分享概念,獨佔就好,幹嘛分享呢?一定會有一段時間的磨合期,像我的外甥女一開始面對妹妹也是如此,什麼東西先搶再說,搶贏了沒被大人發現就當作賺到,搶到的要不要玩、要不要吃是另外一件事。

有爭搶行為出現時,當然要制止,不過制止之後要說明。假如是吃的東西,只有一個人有時,可以先分一小部分出來,不要一下就一人一半;玩具也是這樣,讓小孩選可以分享出去的,小孩可能會選不好玩或不重要的小玩意兒。不過,沒關係,至少他踏出了一小步。當然,記得即時鼓勵小孩的分享行為。

另外,同時有年齡相近的小孩在場,公平是很重要的。所以要什麼東西,兩個人都要有,而且要一樣多。還可以做的是,家長可以再保證你們的愛,家長不會因有另外一個小孩就偏心。

不過說實在的,這兩件事情有時對大人而言,是相當困難的事。我們是會特別偏愛某件東西的,我們無意間就是會特別喜歡某一個人,這是人性,沒辦法一下子就解決。但假如自己意識到這件事,才會慢慢有改變,「你願意公平的對待不同的小孩」,這樣的態度才有可能實踐。

至於分享概念的教導,可以透過遊戲方式進行,如扮家家酒的形式,將分享的理念藏在遊戲之中,慢慢讓小孩知道這件事情是重要的;也可以帶孩子去公園或遊樂場,跟其他小孩玩,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,將會發現溜完溜滑梯後,還是要等別人溜完才能再溜;盪鞦韆也是要等別人盪完才能再盪。人生是不可能獨佔所有好處的。

但以上的辦法,請不要期望教一次就有效,要反覆反覆的教,小朋友才有可能學會,而且要等到他的身體、大腦夠成熟才行。以發展心理學而言,大約要3歲以後,「分享」這個部分才有可能建立起來,並在面對衝突時才會變得比較好。